近日,记者采访获悉,百亿级量化私募思勰投资原创始合伙人吴家麒将退出公司,其持有的股份将转让给公司另一位合伙人陈磐颖。对此,思勰投资回应称,公司原本有三位创始合伙人,所有核心策略、交易系统与IT系统维护一直以来由另外两位合伙人——陈磐颖与李苏苏负责,吴家麒的退出不会对公司运营产生重大影响。
多位业内人士称,今年以来量化私募行业人员流动性明显加大,背后其实是行业洗牌的进一步加剧。在他们看来,伴随着监管持续推动程序化交易规范化发展,量化私募优胜劣汰将明显提速,越来越多管理人会重新审视和优化团队结构,行业人才流动趋势或将延续。
百亿级量化私募合伙人离职
近日,记者采访获悉,思勰投资原创始合伙人吴家麒出于个人原因,选择和平退出思勰投资。
公开资料显示,思勰投资为知名百亿级量化私募,成立于2016年,公司成立之初有三位合伙人,分别为吴家麒、陈磐颖和李苏苏。吴家麒任总经理,负责公司的市场开拓、管理运营等业务,核心策略、交易系统与IT系统维护等则由陈磐颖与李苏苏负责。
思勰投资表示,后续吴家麒所持股份将转让给陈磐颖,股份转让预计会在近1—2个月内完成,交割完成后陈磐颖所持股权占思勰投资的约54%,李苏苏占约45%。吴家麒的退出,不会对公司运营产生重大影响,未来公司总经理将由李苏苏担任,公司会更加努力服务好现有客户,稳健展业。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7月15日,思勰投资今年以来平均收益率为-2.91%。
行业人才流动加剧
事实上,今年以来量化行业人才流动明显加剧。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一家管理规模在50亿元以上的量化私募的CEO,今年也已经离职。
与此同时,一些量化私募团队人数变化较大。
“近期收到了很多头部量化私募前员工的简历,多家量化私募目前团队调整力度很大。”沪上一位中型债券私募创始人透露。
一位量化私募创始人也坦言:“据我所知,一些量化私募今年在调整投研团队架构,部分私募人员变动比例超过20%,离职人员主要是公司在快速上升期招募的策略储备人才,以及表现一般或较差的员工。”
记者采访获悉,沪上一家百亿级私募就因调整投研架构,从多PM(项目管理)制转型为分工合作制,公司整体员工数量从将近100人收缩至如今的60人左右。
人事变动的同时,行业规模也明显缩水。
中信证券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国内股票量化私募管理人的资产管理规模约7800亿元,相比2023年末的1.21万亿元显著下降,降幅超过了35%。
洗牌或刚刚开始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人才流动加剧、行业规模收缩背后,是量化江湖的“大洗牌”。
今年5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初步建立起程序化交易监管的总框架。6月,沪深北交易所分别发布《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明确了高频交易的认定标准,并从程序化交易报告、差异化收费、交易监管等方面提出差异化的管理要求。
近日,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则表示,将指导证券交易所尽快公布和实施程序化异常交易监控标准,划定程序化交易监控“红线”,进一步推动程序化交易特别是高频交易降频降速。
一位头部量化私募创始人认为,短期来看,在监管频频出手下,“伪量化”、对市场造成不良影响的高频量化,将加速出清,从而使得行业整体规模阶段性收缩,量化私募也会进一步加强对投研团队的优化,从而使得人员流动加剧;但长期来看,对程序化交易实施全链条监管,将进一步引导量化机构完善内控合规体系建设,确保程序化交易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行业的长期发展打开空间。量化机构未来将进一步降低交易频率,更多研发长线投资策略并专注于资本市场价值发现功能。
“此前量化私募的快速发展其实伴随着一定风险的积累,打着量化旗号做通道业务、扰乱市场的超高频交易时有出现,未来在监管引导行业规范发展的背景下,劣币会陆续出局,一些专业度、风险意识不够的从业人员也会逐步退出,量化行业的洗牌才刚刚开始。”一位私募研究员坦言。
标签: #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