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强:加快构建汽车软件标准与生态,推动AI赋能行业创新

tamoadmin 0

专题:2024中国汽车论坛

  2024年7月11-13日,2024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嘉定举办,东软睿驰汽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兼CTO杜强出席并演讲。

  以下内容为现场演讲实录:

  尊敬的付会长,各位同仁,我是来自东软睿驰的杜强。

  今天我从软件层面,分享一下我们对当前汽车行业变革的看法。

  今天上午开场的时候,付会长讲到现在汽车行业面临着激烈竞争,整个行业处于焦虑状态。这个焦虑来自于什么?汽车行业正处于非常特殊的时期。一方面,新技术与新功能层出不穷,使得主机厂与零部件企业产生大量的研发投入,与此同时,汽车行业迎来了激烈的价格竞争。在这种环境下,全行业都感受到了焦虑。

  映射到汽车软件领域,成本和效率是我们必须平衡和解决的课题。刚才各位同仁讲到成本怎么能够下降,对于硬件而言,无疑是依靠规模。然而,对于软件而言,规模化的重要性更为突出。假设一个硬件产线预估一年生产30-50万台可以盈利,然而,在软件方面,如PC与手机的软件都是在几千万甚至上亿的体量去分摊成本,才能够保持良性竞争与持续发展。

  汽车软件相比于IT领域,一个非常大的挑战点在于汽车软件的规模更为庞大。由于人车交互、自动驾驶等功能的开发要求极高,需满足功能安全、信息安全,包括法规上的要求。然而市场规模的限制导致软件的成本难以实现足够的分摊,汽车软件的分摊体量可能需要在几十万或者十几万车辆上分摊。主流车企通过平台化的软件架构,力图实现车企内跨车型复用软件,但尚未实现全行业范围内的软件架构标准的共享。如何能够让开发的软件功能实现跨平台、跨车型、跨代系的复用,达到几百万级的成本分摊,这是目前在汽车行业软件领域面临的一大课题和挑战。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全行业达成共识,大家在基础软件、功能性模块、关键组件上形成统一,在行业标准上形成共识,在具体的产品上、具体的特性上进行竞争。期待行业朝着这个方向共同推进,解决整个软件规模性效应的问题。

  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各位嘉宾谈到AI技术进入汽车领域的新动向,包括一些车企All in AI,也讨论到AI定义汽车,行业在思考如何在汽车领域推广和应用AI。汽车领域的AI应用开发环境与互联网、手机行业有很大的区别。在用户需求未知的情况下,互联网领域发布一个创新的AI应用是相对容易落地的,可能五个大学生,开发两个月就可以上线一个AI应用,之后再看他们的想法是否能够得到用户的认同。然而,在汽车领域AI应用开发的周期和成本是巨大的,按照目前的效率和开发方法论,可能需要200人用两年的时间完成开发,最后的结果却可能是没有得到任何用户的喜欢。

  未来AI在汽车领域的应用,除了语音助手和智能驾驶之外,可能有更多的创新点大量涌现,需要有类似互联网的生态,让无数的小团队、初创公司,甚至是学生、个人加入到这个领域,去碰撞、去试探,最后涌现出来一些“杀手级”应用。如何构建这样的应用?我认为软件的操作系统层需要给车内的开发者提供最大的便捷性,让三五个人的团队不用关注功能安全、信息安全以及法规要求等复杂的细节,包括电子电气架构、芯片上的要求,而是关注在创新以及用户体验,使这样的团队快速发挥和成长,从而形成一簇一簇茂密活跃的生态体系。

  多年来,东软睿驰始终围绕着这些目标,积极推动行业标准与生态共建,推进软件接口与软件架构的统一化,我们也打造了标准化的软件平台产品——下一代汽车操作系统NeuSAR,提供基础软件、中间件和工具链产品,支持创新应用便捷快速地开发。

  今天这个机遇是非常难得的,我们站在汽车行业变革的十字路口,同时在AI应用上车的关键节点,中国已经站在了全球领先的身位。同时,在国内乃至国际的行业标准与生态合作方面,我们也需要有大国的责任与使命,期待能与产业界各位同仁共同推进汽车软件标准的制定和落地。

  以上,谢谢各位!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标签: #软件

上一篇中航电测174亿收购成飞,这家公司要从陕入蜀了吗?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