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榜
A股市场今年以来虽然震荡上行,不少基金收益率超过20%,但基民买基金的热情仍然没起来,多只倡导长期投资的封闭期产品滞销延长募集期或发行不成立,大家对需要封闭较长时间的权益产品望而却步的原因源于4年前一度发行火爆,但最后落得一地鸡毛的爆款封闭式基金。
封闭式基金的高光时刻
长封闭基金的火爆需要追叙到2020年6月15日。彼时,由张坤挂帅的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发行当日即获投资者350亿元的认购,成为一日售罄的爆款基金。最终公告显示,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首次募集规模上限为 80 亿元(不包括募集期利息)。由于该基金累计有效认购申请金额(不包括募集期利息)已超过本次募集规模上限80亿元,易方达基金作为基金管理人,公告对2020年6月15日有效认购申请采用“末日比例确认”的原则予以部分确认。
仅相隔1个月后的7月20日,由嘉实基金明星基金经理归凯管理的嘉实远见精选两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正式开始发行,在发行当天便已达到规模上限80亿,提前结束募集。同样,该基金的投资者自基金合同生效日或申购、转换转入确认日起三年内不得赎回或转换转出,按照基金管理人营销时的说法:这种设计是为了帮助持有人避免因追涨杀跌导致赚了净值不赚收益。
在这之后的一年时间里,随着由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赛道主题基金持续表现向好,类似爆款基金也不断出现。易方达、工银瑞信和兴全等多个基金大厂都发行了相关产品。
在当时的基金营销话术中,长期封闭基金的作用便是通过锁定投资年限,引导其进行长期投资,从而获得良好收益。但真实结果,却事与愿违。
长城科创两年定开亏超44%
根据富榜统计显示,截止2024年6月3日,在2020年到2021年期间,总计发行了56只“封闭”期达到2年或3年的基金产品,61%(32只)处于亏损状态,其中有5只亏损超过40%,12只亏损超过30%,这些基金产品均让投资者浮亏惨重。
其中亏损最大的长城科创两年定开基金成立于2021年9月1日,截止2024年6月3日,至今不到三年的时间,亏损额度达到44.36%。
有意思的是,当时首发时的基金经理陈良栋还饱含深情地写了一封致投资者的信,可作为营销范文与大家分享。此信开头先对科创板投资价值大加肯定,描述了板块远大的投资前景,接下来列举了科创主题基金成立以来良好收益表现(截至2021年6月30日,市场上已经成立的61只科创主题基金成立以来的平均收益率达69.73%),最后传递了自己的专业背景,此处省略200字,总之就是能力强,有信心在控制好波动的同时,取得良好的收益预期表现。
不出意外的意外,由于发行在市场高点,该基金成立以后净值一路下行,最高跌幅达到50%。而写信的基金经理陈良栋也在2年后卸任产品。
封闭型基金的持仓亏损原因很多,比如封闭期建仓时机、建仓标的选择不当等。封闭型基金更适合于行情低迷的时候进场,投资者买入后封闭期间不能灵活配置,等行情好转基金产生溢价收入便能形成收益,但高位进场,很难获得收益。
买封闭式基金不能忽视买入时点
长期投资是被反复提及和被历史业绩佐证的营销手段。据蚂蚁财富的数据显示,投资者不理性的理财行为,可能磨损掉近一半的收益率。比如,2020年基民持有的权益类基金产品平均收益率达27.8%,但因“追涨杀跌”、“频繁交易”等不合理行为,基民最终平均收益仅15.7%,而“放养型”基民的收益,则与基金产品收益最接近。
但被基金公司专业营销人员忽视(或刻意忽视)的是,长期投资致胜的关键在于时点的选择。
其实某只基金长期收益即便相对较高,对于持有人而言,也未必能赚到钱。以指数举例,在2010年6月1日至2024年5月31日统计区间内,横向对比沪深300成长、沪深300价值和创业板指数的收益率。从14年的长周期来看,创业板指数最终的收益率,远远高于沪深300成长和沪深300价值指数。
事实上,如果期间买了更高波动的创业板指数的投资者大概率不会取得更高收益。因为创业板指数波动很大,需要投资者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大部分会选择中间下车,坚持不了这么长时间。
那么设定封闭期的基金是否能解决这个问题?同样未必。不能忽视的事实是,很多投资者会在创业板指数高波动的顶部买入,这也意味着投资者需要忍受指数顶部回落过程中(基本在封闭期内)的长期亏损。越是收益高的指数,它的波动越大,越有可能给投资者带来中长期的亏损。
2023年去世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马科维茨,对风险和收益匹配的问题很早就有了结论,读过相关的金融知识的人基本都知道这个结论。但是我们在投资的时候,往往会忽视高波动的潜在风险,单纯追求不同周期维度下的收益目标,导致了即便是封闭式基金,同样投资体验不佳的困境。
标签: #基金